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六章 争于朝夕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时至如今,你有什想说的吗?”具甲在身,显得神武威严的应江鸿,负手而问。

    他的道身不久前才在中央大殿为景天子献上忠诚。

    他的法身一直守在观河台,守着长河龙宫最后的强者

    黄河大总管,福允钦。

    悲哀的是,除了那几个不知是否还活着的、已经销声匿迹很久的水族老怪,福允钦好像也是水族最后的绝最了。

    至少是唯一一个还活跃在台前,为人所知的。

    说是“活跃在台前”,亦不过是在每次的黄河汛期露一露脸,起到的作用和曾经的靖天六友差不多

    福允钦并不说话。

    他在血迹斑驳的古老刑架上,吊成了一个“大”字,但是“大"字出头的那一部分,折了下来。

    那是他无力低垂的头颅。

    曾经年少时他也想昂首挺胸,后来发现“英雄年少"、“意气风发”,隻是关于人类的词语。无关于水族。

    他的头已经很多年抬不起来。

    即便他也算得上绝顶的天才。

    此刻他的头颅上,倒垂着枯草一样蔓延的长发。

    草木倒垂,一生有憾

    生命力彷佛也在这堆枯草中,静静地消散了

    应江鸿莫名地道:“我们跟海族商量过,拿你换我斗厄军将士平安归来,他们没有同意换你。"

    福允钦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他知道这种交易是不可能的,但他也不去反驳。

    在这个世道,他不再觉得说话是有意义的。

    应江鸿也不再说话了,他安静地在等。

    等人齐。

    观河台,巍峨亘古。

    滔滔白练,横于诸镇。

    曾经的六合之柱,已经随着黄河之会的落幕、霸国天子的离去,而隐没不见。

    所以这座被六合之柱围起来的、角逐魁名的演武场,也就六麵大开。

    六麵的看台之上,是自由自在的云,和无垠的远空。

    这天下之台,真个任由天下观赏。

    黄河大总管福允钦,被吊在天下之台正中央的刑架上,已经有数月之久

    堂堂衍道绝巅,走到现世超凡极限的存在,当然不会就这样被杀死。但无疑是在以这种方式,经曆屈辱。

    今日。

    斗厄军迷界征卒已尽归,再把这样一尊水族绝最留着,已无大用。养着也是累赘,若不小心叫他跑去沧海,更是个麻烦。

    南天师应江鸿,又来到了这。

    是以真身合法身,显现了最强的姿态。

    在“无事发生"的景国大朝会后,作为帝党最强有力的支柱,他以如此姿态显现观河台,当然是为贯彻景国天子的意志。

    而一个不曾反抗也的确失去反抗之力、任由宰割的福允钦,其实并不需要他亲自来处刑,更用不着他摆出这严阵以待的架势

    所以今日在观河台,自然是另有大事白-

    在靖海计划失败、长河龙君身死后,景天子给予景国内部的交代,已经完成了。作为景国,还需要给现世诸方一个交代。

    “给交代"是一门複杂的学问。

    一个交代不好,就是老老实实地割肉放血。一分的过错,若是被撕开了口子,偿补十分百分都不罕见。

    但若是交代得好......对长河责任的承担,完全可以是长河两岸治河秩序的重订

    划分新的长河秩序,又何嚐不是在确立中央帝国的威严?

    应江鸿正是抱着这样的政治意图前来

    ——不曾与会的大齐博望侯,就是这样跟薑真君分析的。

    是的,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绝最强者,亦受邀与会。

    当然不止是他一个人,整个太虚阁都得到了邀请

    作为当今天下声望日隆的、恪守太虚铁则的绝对中立组织,在《太虚玄章》全麵扩散之后,太虚阁在天下百姓间的声望如日中天。

    但应江鸿把太虚阁请过来,其实又是一种特权的昭显——相对于黎国和魏国。

    这事情说起来就複杂了。

    昔日景文帝在观河台会盟诸侯,是一纸天子诏书发出,诸方君主来朝。

    今日自不同往日,也绝不能说是“诏令”。

    隻是南天师应江鸿,代表景国所主持的“治河大会”",邀请诸方势力入席与会。大会的主题,是讨论在后龙君时代,现世人族对于长河的治理。

    六大霸国肯定是要悉数到齐的。

    而魏国这几年来国力跃升得很快,又因为临近长河,长期参与治河——以“治河”为名的大会,不邀请常年参与治河的强国,多少是说不过去的,在实际的方略践行,也很难政令通畅。

    魏国参与了治河大会,实力更强一筹、甚至是已经拥有影响天下局势之力的黎国,不来就不合适。黎国本身也一直在寻求话语权的突破,在妖界在虞渊都拚了命地表现

    每次现世规模的会盟,都被六大霸国排除在外。

    口子不打开也就罢了,一旦打开,没有不让黎国加入的道理。

    六大霸国在太虚阁都有人,黎、魏都没有,故而太虚阁在场,明麵上是监督公证,实则是体现六大霸国超然的地位,还是不曾被挑战。

    当今天下,着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各方势力错杂得很。

    主持此次大会的应江鸿,对此感触颇深

    本来宰割水族,处置长河,是多清晰的事情,但景国一句话就决定现世潮涌的时代早已经过去,现在什都得商量着来。

    人一多,再简单的事情也複杂了。

    他作为主会者,要考虑到方方麵麵,引入黎、魏参与大会,也未嚐没有引入搅局者,避免其馀五个霸国联手撕肉的意图在。

    “五国天子会天京"”,可是景钦帝之后每一任皇帝都要反複背诵的曆史,景国人印象尤其之深。

    与会的宗门也有两个——

    叁刑宫、龙门书院。

    龙门书院受邀的原因和魏国一样,也是因为对长河的曆史责任。

    而叁刑宫受邀的是矩地宫执掌者吴病已,“山川河流,地之矩也”。这事儿本就该找他,尤其这场大会还需要有令人信服的公正——再没有比找一个法家大宗师与会更简单的办法了。

    隻是吴病已在参会的同时,还要时刻关注陨仙林的动静,多少有些辛苦。

    此外,宋国没有受邀,但宋国国相涂惟俭,也代表宋国来了。

    毕竟宋国也在长河边上呢,其实对治河也是有贡献的,虽然不算很大。

    宋国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这——它有一些治河的贡献,又有那一些实力。多少也是个有书山支持的大国呢!

    所以硬要蹭,也能蹭得进会场来。

    别的国家打破脑袋都蹭不进来。蹭,也是需要一定的实力为依托的<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