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部分折子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单刀会·训子

    元代关汉卿杂剧《关大王单刀会》,简名《单刀会》,四折,《训子》也叫《训平》,是剧中第三折。剧演鲁肃定计,请关羽到东吴赴宴,席间索取荆州。关羽升帐,其义子关平侍候。关羽向关平讲述汉室创业、桃园三结义等往事。这时东吴下书请关羽赴宴,关羽明知是计,慨然应邀,关平劝阻,关羽做了周密安排,毅然赴宴。这折戏是北曲昆唱,是净角唱工剧。

    净扮关羽,头戴绿夫子盔,口戴花五绺,身穿绿蟒加帅肩,腰束角带,红彩裤,高底靴。雉生扮关平,头戴三叉盔,身穿白蟒加帅肩腰束角带,粉红彩裤,高底靴,腰挂宝剑,开门时捧印信。付扮周仓,头戴尖翅纱帽,加耳毛子,口戴黑夹嘴,身穿黑蟒加帅肩,腰束角带,红彩裤,高底靴,挂腰刀。丑扮王文,头戴元翅纱帽,口戴黑吊搭,身穿黑青素,腰束黄宫绦,黑彩裤,朝方,执书信。

    净角所演之剧,《训子》、《刀会》较难扮演。晚清苏州著名昆剧演员黄松、张八骏以演此剧著称,威毅中含儒雅。黄松演唱《训子》,虽高唱入云而端坐不稍动,关羽盔殿额上之绒珠,亦安如磐石,无抖擞之病,以显威严。功夫老到,嗓音结实。近代北派昆曲演唱此剧,以侯玉山最著名。

    单刀会·刀会

    《刀会》见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四折。剧演东吴大夫鲁肃请关羽过江赴宴,关羽带周仓单刀赴会,在设有埋伏的筵席上,与鲁肃饮酒谈笑,畅述以往辞曹归汉、五关斩将,古城会斩蔡阳等英勇事迹。席中鲁肃向关羽索取荆州,关羽以剑迫使鲁肃送其上船,安然返回荆州。这折戏也是北曲昆唱,净角唱工戏。[新水令]“大江东去浪千叠”一曲,极为有名,历代传唱不衰。

    净扮关羽,头戴绿夫子盔,口戴花五缙,身穿绿蟒,绿靠,背黄宫绦,腰束角带,高底靴,腰挂青笼剑。外扮鲁肃,头戴方翅纱帽,口戴花三,身穿紫蟒,腰束角带,红彩裤,高底靴。副净扮周仓,头戴周仓盔加倒缨,耳毛子,口戴黑扎,身穿黑靠,衬黑箭衣,背白宫绦,黑彩裤,高底靴,捧青龙刀。

    《刀会》为净角最难扮演之剧。全剧中,关羽闭眼时多,睁开眼时,要光芒外射。清代咸丰、同治间,苏州著名昆剧演员黄松、张八骏扮演关羽,刚毅儒雅,称著于时。演《训子》时关羽,帽上绒球丝毫不动,以显其威严。演《刀会》中关羽,帽上绒球,大动不已,以壮其威武。据说,张八骏一日演《刀会》,装扮未完,掀认帘而出,既觉,乃擎袖障面,俾他人在旁徐徐整理。後人效之,演《刀会》关羽上场,亦以袖障面。此剧中鲁肃、周仓,虽非主角,如无一定功底,很难演好。鲁肃一段说白,须字字饱绽,而宴罢後,关羽执鲁肃袖,此时鲁之面容神色及纱帽上两翅抖擅。周仓盔头,软靠扎判(装垫肩膀及臀部),关羽唱三刻钟,他要捧青龙偃月刀侍立一旁,摆三刻钟架子,比演鲁肃来得费力。而关羽兜袖时之周仓,将偃月刀舞一撤花盖顶,一声大吼,须配搭入毂。约1926年,高观耘之昆曲《训子》、《刀会》制成唱片。白云生《生且净末丑的表演艺术》一书中,有专章谈《刀会》的表演艺术。

    不伏老·北诈

    原名《诈疯》,因用北曲,又称《北诈疯》,後简称《北诈》,亦有称《装疯》的。此剧见元人杨梓《功臣宴敬德不伏老》(参见[不伏老]条)第三折,《缀白裘》二集作《金貂记·北诈疯》。

    剧演尉迟恭在功臣宴上打落李道宗门牙,被贬到职田庄为民,高丽国向唐朝挑战,唐太宗命徐茂功宣召尉迟恭,尉迟恭装疯。徐茂功设计,命军士至其家无理取闹,尉迟大怒而动武,徐茂功戳穿尉迟装疯,用激将法使尉迟引兵出征。

    本出用北曲[越调·斗鹌鹑]、[紫花儿序]、[小桃红]、[调笑令]、[圣药王]与[麻郎儿]二支(拼成一支)、[络丝娘](演唱时被截头)、[要三台](演唱时二支全删)、[尾声](演唱时亦被截头,以上三者并作一支唱)。

    黑净扮尉迟恭,头戴长方巾,缚黄绸子,口戴白满,身穿箭袖褶子,腰裙,缚大带,彩裤,高底靴,手扶拐杖。老旦扮尉迟夫人,头戴包头,老旦挽头,身穿黄老旦衣、裙、相鞋。外扮徐积(茂功),头戴相貂,口戴白满,身穿秋香色官衣,腰束玉带,彩裤,高底靴,袖藏圣旨。

    尉迟恭是昆剧中“七红八黑”中的一黑,是黑净的重头戏。清代乾隆年间范二官擅演此剧。《消寒新咏》卷三:“此剧演者屡矣,然或故意显假,又或故意装真,俱未得宜。惟范二官有意无意之间,最为妙入。”“传”字辈邵传镛能演此剧,系陆寿卿所传授。

    东窗事犯·扫秦

    〈扫秦〉为元代孔文卿《东窗事犯》第二折,明代《精忠记》传奇将此折剧情融入〈诛心〉出中,《缀白裘》五编作《精忠记·扫秦》。实则昆剧演出的〈扫秦〉大体同《东窗事犯》第二折,但开头的【引子】则取自传奇《精忠记》。剧演秦桧杀了岳飞后,来灵隐寺拈香,寺中老和尚迎接。秦桧见壁上题诗,问知为疯僧所写,即唤疯僧来见。疯僧说破秦桧夫妇在东窗设计谋害岳飞之事,说得秦桧毛骨竦然,狼狈而去。舞台演出的昆剧〈扫秦〉,经明清艺人改动加工提炼,成为一折独立的折子戏。剧情的前後关系有调整,结构完整,疯僧与秦桧的冲突加强,人物形象更见丰满。

    此折为昆丑的唱工戏,曲调别具风格,深受俞粟庐欣赏。清代光绪年间四喜部三儿(字翰云)擅演此剧。近代吴中陈万里,南社社友,善昆剧,其串〈扫秦〉之疯僧,名重一时。浙江省昆剧团曾根据昆剧演出本改编演出。

    西游记·撇子

    一作《慈悲愿·撇子》。杨讷《西游记》杂剧六本二十四折,〈撇子〉、〈认子〉出自第一本。《慈悲愿》传奇系根据《西游记》有关情节改编,未见传本。有些昆曲选本,认为〈撇子〉、〈认子〉等出自《慈悲愿》,故题《慈悲愿·撇子》。《六也曲谱》,《集成曲谱》皆题作《西游记·撇子》,剧谱陈光蕊夫妻乘舟赴任遇难,水贼刘洪将陈推入江中,其妻殷氏被贼胁迫欲占为妻。殷氏腹中有遗腹子,请求临盆后再行亲事,刘贼允应。般氏生下

    遗腹子,刘贼逼其弃之江心,若不答应,母子二人将遭杀害。没奈何,殷氏来到江边,将孩子放在一只大梳匣内,取出金钗两股,系在孩千身上,以作标记。又咬破指头写下血书,写明孩子生辰年庚。为了不使漏水淹了匣子,她用一幅白练将匣缝塞,将匣盖缚,将包袱紧扣,虽是木匣,恰似一叶舟儿稳当。这时刘贼又在催促把孩子撇向江中,殷氏只殷氏只得忍痛将匣放入江中。

    西游记·认子

    此出大体同于杨讷《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