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48、鲁师傅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一说到要建学校,学校的老校长就坐不住了,请他们过去细谈。

    老师的办公室小小的,全部老师都挤在这里,每个人一张桌子,条件很简陋。

    江景瑜和顾向恒进入这个办公室的时候,还看到了江明宗,她打了声招呼,“大伯。”

    顾向恒也叫了人:“大伯。”

    江明宗讷讷点头,“真的打算重建学校?”他被江景瑜说过一顿之后,就自觉在她面前没了面子,很少和她搭话,但是现在,却不是顾忌面子的时候。

    他也期待学校能够重建。

    学校里正式编制的人只有两个,一个是老校长,一个是主任。

    其余的都是代课老师。

    加上老校长和主任,一共是四个人。

    没有后勤,其他岗位的全都是这些老师兼任的。

    代课老师除了江景瑜大伯江明宗以外还有一个女老师陶玉,她是最早下乡到这里的女知青,后来嫁给了他们村的人,因为学历高就成为了小学的代课老师。

    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了他们这里,看到江景瑜的视线,主动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江景瑜回了一个笑,老校长搬出凳子:“条件简陋,随便坐。”

    一双眼睛很是期盼,“咱们的学校真的该建了。”

    老校长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。

    他是有编制的,德高望重。

    按理来说日子应该过得不错,但他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,因为他的爱人身体不太好,虽然不至于跟江景瑜她的舅爷爷一样有心脏方面的大毛病,却也是个需要经常看病吃药的人,养家的重担全在老校长一人身上。

    至于儿女,他们之前有一儿一女,但是老校长的儿子进了一趟山里,就再也没回来,发动了很多人手进去找,人都没找到,八成是出事了。

    幸好当时他儿媳妇肚子里有孩子,给他们生下一个孙子,之后就改嫁了。

    夫妻两个拉扯孙子长大,现在她的孙子也已经成年。

    除了那个孙子,老校长所有心力都在学校。

    几乎每年都会资助一些学生继续求学,现在他们村里少见的几个出息人,有一半是在他的资助下上了学,最后才有本事抓住机会,混的最好的,是在政府里当干部。

    因为他这几十年如一日的资助,村里对这个老校长十分敬重。

    顾向恒点头,“对,咱们学校年久失修,很难再支撑下去了,现在账上也有钱,花些钱买些材料,再建一个。”

    这个顾向恒之前就和干部们开过会议了,大家都赞同,如果是按照计划的话,是在寒假的时候,现在这是提前了。

    听到顾向恒的话,老校长大喜,“这个该怎么建,原来的位置重建吗?”

    其他三人也很激动:“真的要重建了啊!”

    顾向恒:“就在现在学校后面的空地新建,这里先留着,还要用,等以后学生多了,教室不够用,这里再拆。“

    现在学校后面有块空地,是孩子们玩的地方。

    老校长频频点头,“对,后面那块地空着,也没用,可以,正合适。”

    江明宗也笑了,随后想起了什么,“这材料怎么办?”

    木头他们这里自己山上有,但是砖头瓦片这东西……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被四个人期盼的盯着,顾向恒点头答应:“这事儿我会去联络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办公室里的大家就乐开了花。

    老校长欣喜:“以后孩子上学不用带着斗笠了。”

    主任:“以后冬天也不会漏风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顾向恒之前找的是他的战友的关系买到的砖块,现在也是,至于打探退休的老师傅,也是委托的战友。

    江景瑜找的就是她的同事,还有她表姨他们。

    在人脉这方面,城里生活的人天然就有优势。

    要说江景瑜现在在学校跟谁最要好?

    无疑就是宋玉林了。

    他们本身就是沾亲带故的关系,加上又是同事,相处的时间比较多,谈得来,就成为了朋友。

    这一天江景瑜有课,带着大家画的是军人。

    这是课本上的,他们这是临摹。

    她先示范了一次,学生再在本子上画。

    都比较简单,小孩子临摹的基本能像个样子。

    他们画的时候,她就一边走,一边指点:“你这个帽子画得太大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里往内勾一下,这里有一道折痕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是什么?比例小了。”

    画画是讲究天赋的。

    到目前为止,江景瑜并没有遇到什么灵气逼人的天才,这一类人本来就不多见,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是有天分的,也很难出头。

    学生们上这门课,更多为的是一个求轻松。

    画的好的老师夸奖,画的不好的老师也不会骂人,老师永远都是和气的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压力。

    不想其他课,还会有作业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他们县城里运动的风气并不旺盛,最起码没有省城旺盛,江景瑜去农业大学的时候,有一些系停课很久了,老师隔一段时间就要接受大家的批判。

    而他们县城,像顾向喜她还能好好的上学,就算上课更多的是照本宣科,学习氛围不浓,那也是上课,不是出去做别的。

    中学受到的影响不大,他们小学当然更和平了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大家都好好的继续上课,只是老师更加谨言慎行了。

    又有前段时间有个比较严格的中学老师被激愤的学生打了,加上其他地方的风评,就更注意,不管学生再怎么调皮,看不过眼,老师也当做没看到。

    就是这样的风气弥漫下去,学生学不到太多知识,所以等到后来高考恢复了,有一些在学校里混日子的学生很难考的上大学,空有一纸文凭,还不如下乡之后不忘初心的老知青们。

    她一下课,宋玉林就主动凑了过来,“景瑜,有件事儿跟你说下。”

    江景瑜:“嫂子,什么事儿?”

    宋玉林:“如意那里有瑕疵的毛巾,要不要一起去看看?”

    这是捡便宜的好事儿,江景瑜果断点头,“要!”

    宋玉林笑了,“我就知道,咱们一块去,指不定还有别的。”

    她压低了声音,“你手上还有没有东西?她那边要,要是让她满意的话,她还会拿出更多的东西给我们呢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交换了。

    江景瑜可以以正常的价格卖出东西,而对方可以也按照他们那边的市价卖出瑕疵品,只是这些东西在市面上不好找。

    彼此都便利。

    要说起来,宋玉林就很惋惜,过年前开了一回集市,结果后面本来听到风声说要恢复的,但是后来临到头又取消了。

    要是开放的话,城里的供应也不能这么紧张。

    江景瑜,“她要什么?”

    宋玉林,“藕粉,大米,你那里还有鱼吗?”

    “如果有的话匀一条给我。”

    江景瑜:“藕粉和大米我那里还剩一些,鱼的话我回去问问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江景瑜:“对了,嫂子,帮我打听打听,有没有谁有亲朋好友在砖厂上班的,是会烧砖的老师傅就更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等到中午的时候她们就去了供销社,供销社一些热门的柜台一直都很多人,但也有些柜台的人看的多,买的人少。

    她们去的是卖毛巾的柜台,就没几个客人。

    之前玉林嫂子带江景瑜来过。

    肖如意是供销社的售货员,也是宋玉林的同学,是一起长大的。

    看到她们两个来了,肖如意带着笑,“丽丽,帮我看着点。”就让就拉着她们到了后面,“之前来了一批毛巾,检查后发现有些线被勾坏了,就成了瑕疵品,不用票,这种厚实的大毛巾很好用,这点问题也不影响,一块五一对,要不要?我这里留了两对。”

    江景瑜:“要!”

    宋玉林:“当然是要的。”

    肖如意笑了:“我就知道你们要,还有不小心磕了一下的搪瓷水杯,要不要,就是花纹那里擦掉了一点,不影响使用,不过这个就一个。”

    这个江景瑜还好,宋玉林想要,她看了看江景瑜,江景瑜冲她点点头,她才开口:“那这个我要了,还有什么?”

    宋玉林压低了声音,“你不是说想要藕粉和大米吗?我表妹她有,过两天就给你带过来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肖如意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,声音也压低了:“我这个月的供应已经吃完了,偏偏我孩子又病了一场,你能有这些东西真是太好了,你那里有多少?”

    江景瑜:“你想要多少?”

    肖如意思考了一下:“大米我想要五斤,藕粉两斤,有吗?”

    江景瑜:“大米只有四斤,藕粉两斤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肖如意露出惊喜的表情:“那就麻烦你了,下回你什么时候还能有?我还要的。”

    江景瑜:“这个也不好说,看谁愿意出。”

    她在周围卖,都是少分量出,更多是为了维系人情。

    肖如意点头表示明白,然后跺了跺脚:“我留了两个热水瓶,都是刮花了一些的,结实耐用,你们要的话就让给你们,十二块一个。”

    如果她们不要,她收了,转手卖出去,就能赚一笔。

    热水瓶,是好东西。

    两人对视一眼,“我们一人一个。”

    热水瓶,冬天的时候热水就靠它保暖了,有这么一个东西,冬天的时候能大大提高幸福度,他们家里有一个,但是现在家里人多了,一个不是很够用。

    多买一个正好。

    宋玉林则是为她娘家买的,她娘家的那个热水瓶前两个月给孩子摔坏了,气的她妈打了她侄子一顿,只是摔破了就是摔破了,只能再买一个新的,那票还没凑到呢,现在这是送上门的。

    双方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江景瑜,“我后天就有课,到时候我早上先过来这边,你上班吗?”

    肖如意:“上的上的。”

    宋玉林又想到了一件事,“我突然想起来,你家那边是不是有个什么亲戚,以前在砖厂里上班?”

    肖如意肯定的点头:“我亲戚?没有啊。”

    江景瑜正失望,她又道,“是我二伯有个老朋友在砖厂,现在已经退休了,怎么了,你们想买砖?”

    江景瑜柳暗花明:这就搭上线了!

    那头顾向恒走了关系,先买到了一批砖,这批砖的量不多,也就能够建两间大教室,这也足够了。

    等到新教师建好了,孩子们可以安心上学,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头顶上有东西会掉下来了,之前那是幸好没有砸到人,不是每一次都有这么幸运的。

    学校后面的那块空地在被选定的时候,就被村里的这些汉子给把地基垒平实了,家里有孩子上学的,干活特别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