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30章 嫁妆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这静雅咋还能比慧心还多呢?这不好吧?”

    陈氏笑笑,“美林啊,慧心出嫁那是哪年的事了?那时候咱家和现在能比么?陶家和岳家也比不了啊?行了,就这样,不光静雅,以后静涵、静琬她们成亲,嫁妆最少十六抬,压箱底的银子最少一百二十两。咱们拼了一辈子是为啥,还不是为了孩子能过上好日子?咱家这些个孩子都懂事,给他们花钱,我不心疼。”

    老爷子在一旁也说道,“行了,就这么定了。咱家一年还有这么些进项呢,咋地也不能亏了孩子。老大啊,你们两口子就把静雅的嫁妆归拢好了,这离着成亲也没几天,别耽误了。”

    既然老两口都这么说了,薛氏也就不好再说啥,反正女儿的嫁妆多更好,那是给女儿长脸呢。“爹,我们知道了,这就去准备。”

    陈氏把刚才的单子交给了薛氏,让她拿给静雅,薛氏拿着单子就去了后院。来到后院静雅的屋子,正好姐妹四个在那唠嗑呢,薛氏就把彩礼单子递给了静雅,“那,这是岳家今天送来的彩礼,你奶奶说了,除了吃食留下,剩下的全都给你带走。”薛氏心里当然是高兴的,女儿有这么些的嫁妆,以后在婆家日子就能过的好些。

    薛氏又把今天岳家说的关于成亲后分出去过的事情,也都告诉了静雅。

    静涵在一旁听着,到时对岳家这个家规很佩服。这个年代的人,还是将就一大家子在一起,人多了热闹。当老人的都希望儿孙在跟前,这样才显得家里人丁兴旺,团结和睦。像许家已经算是特例了,三叔和四叔成亲之后就在外面过,也是因为三叔在县里的药铺,而四叔是在镇上开了学堂。而二叔不就是没分家,一直跟大家伙在一起么?没想到这岳家更是特别,竟然老人都不跟儿子在一起,还真是挺有意思的。不过,想想这样也好。儿子成了亲,就是大人了。若是还在父母的跟前,事事依赖着父母,还真就是成不了大器。

    “大姐,你这可倒是不错,进了门就分出去过,不用伺候公婆,小两口过自己的日子。恩,这个挺好的。”静涵真心替静雅高兴。

    薛氏扯着静雅的手,嘱咐道,“话虽然这么说,可是鹏程毕竟是独子,你们一定要经常回来看看。反正县学里也不是那么严,有空就回来住几天,这当父母的,哪里能不想孩子啊?”

    静雅点点头,“娘,我知道了。娘放心吧,静雅会好好的对待公婆的。”

    薛氏又和静雅唠叨了几句,这才从静雅的屋子出来,家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呢,薛氏哪里能闲的下来?

    送过了彩礼,离着成亲可就不远了。家里整天忙忙碌碌的,要预备送亲的酒席,还要商讨送嫁的人选。

    十月初四这天,许家的院子里就盘好了几个灶台,请来的厨子开始预备明天酒席上用的东西了。有很多东西都是要提前准备的,该烀的烀上,该过油的过油。厨子领着五六个徒弟在那忙活着,也有附近的媳妇们在这帮着摘菜、洗菜。

    静雅的嫁妆已经全部都弄好了,放在了前面的会客厅里。二十八抬的嫁妆,全都系着红绸子,显得很喜气。

    薛氏这回就不能再动手干活了,只是在那管着库房,人家要什么东西,薛氏就去给找来。静涵和静琬两个也帮着薛氏掌管着一应的物品,拿出去什么东西,她们两个就在本子上记下来。

    所有要用的家什都是从专门的地方租回来,文翰和文成兄弟几个赶着牛车去拉了好几趟。子轩从村子里回来,也帮着忙里忙外的。兴家的酒坊里忙不开,就让妻子也过来帮忙了。

    许家这几年在镇上和邻居都相处的不错,所以一听说许家要嫁女儿了,很多人都喊着要来喝喜酒。志新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,决定预备四十桌的酒席。这么些的酒席,一拨当然是放不来的。好在当地的习俗是流水席,开席之后,只要来人凑够了一桌就上菜。吃完了这一桌,撤下去碗盘剩菜,再继续安排下一波。所以在许家的各个院子里都摆上酒席,应该是能够摆的开的。

    这酒席上不能光是米饭,也得预备些馒头,北方人其实还是爱吃面食的。于是朱氏就带着人在附近的邻居家里,发面蒸了十来锅的馒头。“三嫂,这些馒头也不够用的啊?”韩氏看着那盖帘上一个个雪白的馒头说着。

    “那就明天再焖些米饭吧,也不能光是馒头,有人爱吃米饭。”朱氏说着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